盖伤寒以阳为主,四逆有阴进之象,若复用苦寒之药下之,则阳益亏矣,是在所忌。柴胡、薄荷辛能发散,温能入少阳,古人立方之妙如此。
药之为性,辛者得天地之金气,于人则为义,故能匡正而黜邪。咳嗽出脓者气病,出血者脉病也。
又云∶治少阳头痛,如痛在太阳、厥阴者勿用,盖谓巅顶痛也。丹溪曰∶气升则食自降,六郁不言风寒者,风寒郁则为热也。
肝主风,少阳胆则其腑也。证必有脉,脉者,脏腑经络、寒热虚实所由分也。
此手足阳明药也。经曰∶凡阴阳不相顺接,便为厥。
吴鹤皋曰∶麻黄、杏仁,麻黄汤也,治太阳伤寒;桂枝、芍药,桂枝汤也,治太阳中风;此中风寒有表证者所必用也。今见病人唇肿而口并不渴,可知阴火出于脾间。